fbpx

防疫措施 5.1起強制食肆每小時至少換氣6次防播毒違者罰停晚市堂食限桌2人

要聞 – appledaily 17/3/2021

尖沙嘴K11 MUSEA名潮食館爆疫,毒染57人,被揭店內疑因通風不足或新舊餐具交叉感染肇禍。繼政府要求全港堂食餐廳安排「執枱專員」,或每次執枱後須更換手套或潔手後,又下令餐廳5月1日起加強通風,安裝空氣淨化設備等,以達至每小時至少換氣6次的新規定,違者同樣被罰停晚市堂食及收緊至2人一枱。

政府專家顧問、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視察名潮食館,指爆疫原因可能是茶水間放置已用食具和廚餘,引致交叉播毒;亦可能是因店內通風不足,導致短距離空氣傳播。港府隨即下令全港食肆安排「執枱專員」,或每次執枱後須更換手套或潔手,違者可被罰停晚市堂食及收緊至2人一枱,為期14日。

新措施針對堂食 空氣淨化系統須具UV-C規格

而為免其他食肆可能亦因通風不足而爆疫,政府周三凌晨刊憲,除公告延續《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》下的社交距離措施,包括業務及處所規例(第599F章)、4人限聚令(第599G章)及強制戴口罩(第599I章),另低調公佈提供堂食的餐飲處所須在4月30日或之前,遵守換氣量或空氣淨化設備的新規定。

有關新規定包括鮮風輸送量須達至每小時換氣6次,或使用符合指定規格和按實際情況適當地應用空氣淨化設備。有關空氣淨化系統須具備高效顆粒空氣過濾(HEPA)結合紫外線C技術(UV-C)設備、HEPA設備或UV-C設備。有關處所若未能於5月1日前達到上述要求,可被罰停晚市堂食及收緊至2人一枱。

8專家制訂具體指引

食環署早於周二發稿預告,食衞局局長即將根據第599F章向餐飲業務發指示,訂明上述新規定,並宣佈已委任有關工作小組成員,向政府提出有關新措施建議,制訂具體指引,供餐飲處所負責人、通風設備承辦商及空氣淨化設備供應商參考。食環署和機電工程署亦將派代表,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工作小組。

工作小組由香港工程師學會主席源栢樑教授任主席,成員包括盈電工程有限公司執董陳紫鳴、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何鉅業、綜合機電工程和消防工程服務顧問李兆江,及港大機械工程系建築環境講座教授李玉國等。

食環曾指與業界商討中

因應名潮食館爆疫被揭店內鮮風量僅達牌照要求三分之一,引致爆疫,政府月初曾透露將要求食肆每小時換氣率至少達6次,否則須設空氣淨化設備。惟有食肆欲找工程公司檢測換氣率遭拒,對方指「全行都唔肯做,因為唔識驗換氣,唔敢亂簽證明」。

有工程公司負責人曾指,最近不少客人查詢檢測換氣率,坦言「好難做」,因政府未定下量度標準,業界難以跟進;又指加設空氣淨化設備雖然簡單,約數千元一部,但若要具備紫外線-C(UV-C)或UV-C規格,「就唔係好多牌子有」。

食環署月初曾指,現仍與業界商討措施,又指普通食肆、小食食肆、水上食肆及工廠食堂牌照的持牌人,可透過署方網上平台申報其處所座位間換氣量的資料,並須同時上載由註冊專門承建商(通風系統工程類別)發出的證明書,當中用以計算換氣量的資料包括座位間的總面積、天花的高度及通風系統的供氣量等;未達要求的食肆則須加裝具備符合規格的空氣淨化設備。

截至上月,署方共接獲91宗持牌食肆申報座位間換氣量或已安裝空氣淨化設備。